一、法国人管哥哥的妻子叫什么?
la belle-sœur 嫂子。
翻译要译得精当,还须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人土风情、传统习惯等。如亲属称呼,法国人对伯父、叔父、舅父都是同一称呼,对伯母、婶母、舅母也是同一称呼,汉译时就必须根据不同的身份加以区分。再如法国搂房的底层不算一层,从二层起才算为第一层楼,汉译时也须根据中国的习惯予以更改。诸如此类, 都应灵活处理。
二、描写“家族”的词语有哪些?
高门大户、高门大屋、名门望族、簪缨世族、簪缨世胄 一、高门大户 [ gāo mén dà hù ] 【解释】: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门大族来求他的。 二、高门大屋 [ gāo mén dà wū ] 【解释】: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翻译】:都任命为列大夫,是人来人往的街道,富贵之家,尊宠的。 三、名门望族[ míng mén wàng zú ] 【解释】: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出自】: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翻译】:就如同家嫂,这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异样的困难。 四、簪缨世胄 [ zān yīng shì zhòu ] 【解释】: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出自】: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舍人是簪缨世胄,况又是黄宫名士,指日飞腾。” 【翻译】:这也是官宦世家舍人,何况又是黄宫名士,指日就可飞黄腾达。 五、簪缨世族 [ zān yīng shì zú ] 【解释】: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出自】:唐 杜甫《八哀诗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翻译】:我的那些老朋友们,身上都带着冠饰。
三、伯婿的意思是什么?
答:伯婿即婿伯。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汉语中,指称大伯子的称谓有“伯、蚣、兄公”三类,指称大伯嫂的称谓为“姒”,指称小叔子的称谓有“季叔、郎”两类,而婿伯就是称呼自己丈夫的兄长,婿伯翻译过来就是夫君的兄长。“伯”引申指第一的,如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兄曰伯;又如父之兄称伯父或伯。
《说文》:“伯,长也。”引申指第一的,如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兄曰伯;又如父之兄称伯父或伯。由首即“头儿”引申指领导一方的长官。《周礼·春官·大宗伯》:“九命作伯。”引申称某一方面魁首,或对道德学问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毘陵集附录·独孤公行状》:“其茂学博闻,不读非圣之书,非法之言不出诸口,非设教垂训之事不行于文字,而达言发辞若山岳之峻,极江海之波澜,故天下谓之文伯。”
入父系氏族之后,古人一夫多妻,为在称谓上区别与母亲的血缘关系,有“同产”“母 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同母所生者,有“同生”“屑兄”等称谓指称同父异母所生者,其中“属兄”是 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指称同父异母之兄,见于《魏书•高崇传>:“后属兄谦之被害,(道穆)情不 自安,遂托身于庄帝。”据《魏书•高崇传》,道穆与谦之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故有此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