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沈万三与和珅这两个人,大家或许第一个字就会想到了"钱",对的这两个人都是当时时期的"世界首富"。
那么这两个人谁更有钱呢
敛财方式大为不同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中期权臣、商人。
作为乾隆帝的宠臣,和珅不仅仅靠的是运气,也是有很大的实力的。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更是将自己的幼女嫁给了和珅,可见乾隆帝对和珅信任有加,就这样和珅也成了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膨胀,和珅通过自己的职务之便,结党私营,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和珅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当了官不小心杀了个人,皇帝流放我十年,我一交钱,就流放了三年。这就是议罪银制度,此法出台后,立即受到贪官污吏的欢迎,也让和珅和乾隆帝的钱包鼓了起来,但这种制度以钱代罪,有罪不究,律法变得形同虚设,也让清王朝变得更加腐败。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七十五间,设大小三百多间,且与、有商业往来。
比起和珅,沈万三的赚钱方式要正大光明的多,沈万三,本名,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的别号。
沈万三躬耕起家,起初依靠农业发家致富,随即"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后来陆德源很赏识沈万三的经商头脑,将自己的家产全部赠与他,沈万三更是如虎添翼。沈万三一边开垦土地一边出海通商水路交通发达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内地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中国,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很快使自己成为江南第一豪富,创造了令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结局相同
虽然获取钱财方式大为不同,但这两位最后的结局却极其相似,都是被皇帝给除掉了。
和珅在乾隆帝这个"保护伞"没了之后,立马被刚上任的嘉庆帝下旨革职下狱,并且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抄家抄出了无数的白银珠宝,数不胜数,最后和珅也是被嘉庆帝赐死。
沈万三在当时也是富可敌国,并帮助朱元璋修筑了南京城,按理说朱元璋应该感激他,但反而把他充军,为何呢?原来世人只知道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筑了一半的南京城,都去感激他,这遭到了朱元璋的嫉妒,随后他竟又向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这终于让朱元璋龙颜大怒。于是他被籍没家产,发配云南边陲。
资产对比
沈万三的家产明朝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但据估计沈万三家产高达20亿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是2000万两白银,也就是明朝一百年的财政收入。那和珅呢?和珅抄家时候总共估计11亿两白银,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从数字上说沈万三的家产更高,但两个人处于不同的时期,汇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在清朝时期一两白银也就是现在的150-200人民币,在明朝中期的一两银子购买力达到了600-800人民币,但在沈万三生活的元末明初的乱世一两银子可以达到1000人民币。
这就可以看出沈万三是多有钱了,和珅在他面前真是大巫见小巫。
欢迎在下方评论
码字不易,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