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隧道保洁安全要求
(一)落实“大城管”综合管理体制。实行以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城城市管理部门牵头,街道、乡镇负责,相关部门联动的“大城管”综合管理体制。
应建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县城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制定县城综合管理改革的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措施和考核标准等。
应按照职责明晰、管理闭合、高效便民的原则,科学界定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范围,对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职责交叉、责任不清的城市管理问题,由县政府依法依规进行梳理,明确归口管理单位,消除县城管理的“空白点、交叉点、盲点”,逐步建立或完善县城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二)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加快推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整合数字城市技术,实现高效、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1.加快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桥梁隧道、防洪排涝、城市保洁、窨井盖、地下管线、全民健身设施等信息管理系统子项,加强数字城管系统与公安、综治、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数据交互共享,不断提高数字城管的管理效能。2014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城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投入运行或者试运行。
2.加快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规划办公系统、管理审批系统、规划数据库,提高规划审批效能,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张蓝图管到底”等功能。2014年,所有县城启动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并在2~3年内建成投入运行。
(三)社区、物业、执法管理建设。加强县城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发挥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基础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
1.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统一规范城管执法机构性质、名称和形象标识,建立与城市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城管队伍,严格界定城管执法职责范围,充分保障执法工作经费,切实将城管执法队伍引入健康发展轨道。
2.发挥社区管理服务作用。充分保障社区工作用房,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四位一体的社区防控网络,及时发现、报告社区内县城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动员、指导社区内单位和居民参与相关县城综合管理活动。
3.物业服务规范达标
物业服务覆盖范围。新建住宅小区(大厦)应当100%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前期物业服务,老旧住宅小区逐步实行社区化准物业服务。
物业管理用房配置。新建物业建筑面积十万平方米以下的,按照不少于总建筑面积千分之四配置,最少不低于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照千分之二配置物业管理用房。
2. 清洗隧道 宣传报道
公路人员对所管养的 18座隧道每月进行定时清洗。对全线隧道壁、检修道、黑黄漆、路缘带等区域每个月清洗一次;由于成功大道隧道群、东渡隧道、天马山隧道车流量较多,故此五条隧道每个月清洗两次。
对所辖 18座隧道的截水沟、葫芦沟、集水井、沉沙井、洞顶天沟等排水设施每个月清理一次。
3. 清洗隧道专项方案
隧道初喷方法一般分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四种。主要区别是各工艺的投料程序不同,特别是加水和速凝剂的时机不同。
干喷:
干喷是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压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岩面上。干喷使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容易。但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较大的粉尘,回弹量大,加水是由喷嘴处的阀门控制的,水灰比的控制比较难而且与操作手的熟练程度有关。
潮喷:
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从而降低上料、拌和和喷射时的粉尘。但大量的水仍是在喷头处加入和喷出的,其喷射工艺流程和使用机械同干喷工艺。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
湿喷:
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设计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式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湿喷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喷射过程中的粉尘和回弹量很少,是应当发展应用的喷射工艺,但对喷射机械要求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对于喷层较厚的软岩和渗水隧道,则不易使用湿喷。
混合喷射:
又称水泥裹砂造壳喷射法,它是将一部分砂加第一次水拌湿,再投入全部水泥强制搅拌造壳;然后加第二次水和减水剂拌和成SCE砂浆;将另一部分砂和石、速凝剂强制搅拌均匀。然后分别用砂浆泵和干式喷射机压送到混合管混合后喷出。混合喷射是分次投料搅拌工艺与喷射工艺的结合,其关键是水泥裹砂(或砂、石)造壳技术。
混合喷射工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与干喷工艺基本相同,但混凝土的质量较干喷混凝土质量好,且粉尘和回弹率有大幅度降低。但使用机械数量较多,工艺较复杂,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很麻烦。因此混合喷射工艺一般只用在喷射混凝土量大和大断面隧道工程中。
由于喷射工艺的不同,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同,干喷和潮喷混凝土强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C20而混和喷射和湿喷则可达到C30~C35。
4. 隧道清洗施工方案
1、注浆机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熟悉机械结构,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
2、注浆机应尽可能固定放置在水平位置,避免油管、吸浆管扭曲、打折,吸浆管尽量的缩短,其垂直距离不要超过一米。
3、检查油箱滤网,保持清洁,夏季使用68号液压油,冬季使用46号液压油,初次使用加液压油45公斤左右。
4、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检查电动机和齿轮油泵,进行盘动数圈。
5、将压力表开关打开,溢流阀调压手轮松开
6、将吸浆管放入清水中,以便试机。
7、检查液压换向阀块是否能控制油缸往复运动。
8、一切准备工作无误后,启动电动机,将系统压力调到1~2Mpa,试运转五分钟左右,将混合器上的阀门关闭,将油压调到需要的注浆压力,然后停止注浆机,准备正式注浆工作。
9、打开混合器注浆阀门,先注水一分钟,再迅速将两个吸浆管放到浆液池内,实施正常的注浆作业。
10、每次注浆完毕或中途较长时间停机,应立即将两个吸浆管转到清水池中,清洗泵内残存浆液,防止浆液凝固,确保再次开机正常注浆。
5. 隧道保洁服务方案
1、总则-隧道养护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山岭隧道;
范围: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设施、安全管理;
养护的特殊性: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结构和设施状况、营运条件、病害等制定计划;
连续性:工后观察和监测;
施工安全:一般不中断交通;
技术资料及管理的连续性:设计、施工、维修、加固、改造等有关技术档案的完整性;
适应性:技术、经济性要求。
2、土建结构
土建结构是指隧道的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物,如洞门、衬砌、路面、防排水设 施 、斜 ( 竖)井、检修道及风道等结构物。
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四个部分:
清洁维护
结构检查
保养维修
病害处治(加固、恢复、改造等)
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清洁维护:扫除隧道内垃圾、清除结构物脏污、清理(疏通)排水设施,保持结构物外观的干净整洁。
结构检查:发现结构异常情况,系统掌握结构技术状况,判定结构物功能状态,确定相应的养护对策或措施。
保养维修:预防性地对结构物进行维护,修复结构物轻微破损,经常保持结构物完好状态。
病害处治:修复破损结构,消除结构病害,恢复结构物设计标准,维持良好的技术功能状态。
2.1 清洁维护
一般要求:经常性、周期性进行,频率综合隧道特点确定。
路面清洁:
高速公路 >1次/日,其他公路 >1次/月;
机械作业为主,以人工作业为辅;
必要时采用特殊方法。
顶板和内装:
顶板 >1次/2年;内装 >1次/季度,高速公路内装1次/月;
机械作业为主,以人工作业为辅;
湿法、干法清洁的选择。
排水设施清理和疏通:
>1次/半年,雨季应加强;
对纵坡较小的隧道或隧道的洞口区段应加强。
标志、标线:>1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