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政服务安全
发生“雇家政擦玻璃掉下去”这种不幸的事,雇主是有很大责任的。首先雇主家阳台肯定没有安装安全网,其次,雇主没有提醒家政戴安全绳。
再次,家政自己也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所以,雇主要负担一半左右的赔偿。以后雇家政,要签下书面合同,雇主尽到提醒义务,这样才不会担责。
2. 家政服务安全培训ppt
一是将婚姻辅导纳入离婚办理的必要程序。在充分保障公民离婚自由和权利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让有离婚意向的夫妻获得专业婚姻辅导,有效降低离婚率。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零投诉率,收到大量破镜重圆家庭的感谢和称赞。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管理辅导工作。明确婚姻家庭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组《行政管理制度》、《服务记录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志愿者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确保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规范开展。
三是持之以恒搞好婚姻家庭辅导团队建设。
该项工作开展近四年来,志愿者队伍骨干保持基本稳定,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多,由原来的3-5人增加到现在的21人,值班日由每周1天增加到每周5天,实现婚姻辅导工作在法定工作日全覆盖。
四是婚姻辅导工作“进军”社区拓展新服务。积极探索与社区联动,将婚姻知识送到社区,在社区直接开展婚姻群体和个体辅导,提前介入辅导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家政服务安全责任书
婚姻协议书
女方(甲方)姓名、身份证号
男方(乙方)姓名、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在此约定,两人之间的婚姻属于男不娶,女不嫁,婚后两头走的平等婚姻。女方不必迁户口去男方家,男方也不必迁户口去女方家。女方所在的村上事务,以及女方父母亲友家族的事务,男方不得参与。男方所在村上的事务,女方也不得参与。婚后所生的两个孩子,第一胎跟女方姓,第二胎跟男方姓。平时往来自由,女方可以不去男方家居住。男方不得继承女方及女方父母的任何财产。合约一式两份,永不反悔。
2022年3月12日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4. 家政服务安全准则
社会公德要奉公守法。职业道德要爱岗敬业。家庭美德要遵老爱幼,和睦相处。个人品德要行善绝无恶习。
社会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人品德,即个人的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5. 家政服务安全吗
没有什么不安全的,只要你行为得当,做事光明磊落大方得体,说话不卑不亢,严格按章办事,就没有什么不安全的,但风险防范意识还是要有的,该做好的安全防范还是要做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前该签的合同要签好,把好一个准则,该说的话要说,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就可以了。
6. 家政服务安全规章制度
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将城镇“失独”家庭的特别扶助金提到了每人每月340元,并享受一系列关怀政策。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从2008年起,国家全面实施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自女方年满49周岁后,夫妻双方分别领取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伤残)或100元(死亡)的特别扶助金。2012年,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伤残)、135元(死亡)。2013年,全中国领取特别扶助金的特扶对象共67.1万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特扶对象40.7万人。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
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
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
夫妻健在的失独父母14对夫妻,28人,占总数的56%;丧偶未再婚的父亲或母亲15人,占总数30%;离异未婚的父亲或母亲3人,占总数6%;再婚的父亲或母亲2人,占总数的4%;因独生子女死亡受到刺激妻子精神障碍出走未归的失独父亲2人,占总数的4%。
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一、我国目前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
“失独者”当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其生存现状让人揪心不已。
(一)难以言尽的失独之痛。失独老人都在五十开外,已丧失生育能力,有66%的失独家庭,子女在未婚前就遭遇了意外。其中,不少家庭的孩子要么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么即将迈进婚姻的殿堂。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说中年丧子有多痛?当别人儿孙满堂享受**之乐时,他们却只能在回忆中加剧痛苦。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自然就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他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插队,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也遭遇过下岗。